聚合法治力量 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第五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综述

2023-08-01 15:30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法治建设是关键一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深化民营经济法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以来,各级公检法司机关、法学会、工商联以及有关部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聚焦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履职尽责、通力协作,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聚合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取得新成就。


    7月31日,全国工商联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支持举办的第五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推出2023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十大护航行动”,推介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单位,正式发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系列典型案例、民营企业“守法诚信、合法合规”倡议书以及法治民企报告(2022-2023)。


    这次峰会,不仅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也是对近一年来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各项务实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决策部署聚合法治力量,助力民营企业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的实际行动。


    “民营经济是民生经济、民本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就是保护国家财富和社会财富;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就能激发社会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在峰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必须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和创新收益。


    “真正把‘法’这篇文章做足做透,给民营企业安心经营送上‘护身符’。”峰会内外,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纷纷表示“让我们觉得心里暖暖的”。“党和国家是实实在在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真真切切为民营企业遮风挡雨。”


    新部署新行动新举措

    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2023年7月1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简称《意见》),聚焦7个方面推出31条重大政策举措,回应民企关切,直面企业困难,多措并举解难题、强保障,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意见》针对“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问题,强调健全对各类所有制经济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预期,并给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构建民营企业源头防范和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持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原始创新保护力度、完善监管执法体系、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等具体实施路径。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贯方针。


    在新时代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的坚实基础上,过去近一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以及中国法学会等公检法司机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自身职能作出系列新部署、新行动、新举措,合力消除制约民企创造力的法治障碍,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以法治力量稳人心、保企业、强信心、促发展。


    为回应中小微企业“急难愁盼”,系统、协同、精准提出司法措施,最高人民法院于2022年发布《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聚焦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等六个方面,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提供坚强司法保障。


    此外,通过强化公正执行、善意执行、文明执行理念,最高法持续推出“高效公正善意文明执行、保障民营企业权益及时充分实现”新举措,依法审慎适用强制措施,禁止超标的、超范围、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


    2023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行政检察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充分发挥行政检察“一手托两家”职能作用,既监督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又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通过发挥行政检察职能作用,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同月,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昆仑2023”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企侵权假冒犯罪,先后侦破一批侵犯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的大要案件,得到了民营企业的广泛认可。


    聚焦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2023年4月,公安部又推出27项促发展、保安全、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民营企业反腐治腐是企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2023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依法惩治和预防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意见》,就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和预防民营企业关键岗位人员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提出具体意见。


    司法部、工信部也于2023年7月携手启动“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部署深化“法治体检”、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企业合规等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依托法律服务团队“送法进园区、进商会、进企业”等系列活动,精准对接企业法治需求。


    与此同时,在司法部等部门牵头推动下,第762号国务院令公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这是我国私募投资基金行业首部行政法规,强调规范私募投资基金业务活动,促进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为资本有序健康发展设定了又一个红绿灯。


    依托法学法律专家库优势,中国法学会则指导各地法学会组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在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正确处理涉法事务、推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法治环境的新变化,企业感受最真切。


    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保春说,法治是企业家最可靠、最放心、最有效的“定心丸”。“公检法司机关用真情实招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让企业家能够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充分展现了法院为企业办实事的司法温度和司法智慧,兼顾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让企业经营者感到安心、放心。”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由衷为司法机关点赞。


    “最高检出台相关意见,给民营企业预防和惩治关键岗位人员的职务犯罪给出了指导,有利于企业完善内控机制,助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曾毓群说,这不仅是十分务实的举措,也是把民营企业当自己人的“暖心之举”。


    全联医药业商会会长、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浩宇表示,公安部深入开展专项行动,持续保持对涉食药环和侵犯知识产权领域犯罪的强大震慑力度,体现了公安机关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感谢执法、司法机关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企业发展需要持续完善的法治保障,企业合规整改让‘问题’企业重获新生。”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说,最高院张军院长的“老娘舅”承诺,让企业家们感受到法治的温度。“党中央、国务院刚刚发布的《意见》,更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充满信心。”


    聚合力优服务勇担当

    全心守护“两个健康”


    党的二十大以来,民营经济延续平稳发展态势,我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达到5092.76万户,占企业总数比达到92.4%。随着数量的快速增加,企业和企业家的法治需求也快速增长。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民营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和服务民营经济的助手,全国工商联以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重要抓手,以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平等保护产权为关键,深化与公检法司机关的联系协作机制,着力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不断优化民营企业法治服务,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用务实举措稳定人心、鼓舞士气,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推动力。


    从2019年起,全国工商联连续举办五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与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加强顶层设计,成功打造社会关注、企业参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工程,执法司法机关的权威性、专业性、影响力与工商联密切联系民营企业的优势互助互补,一体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和法治民企建设的工作格局业已形成。


    尤值一提的是,自2020年以来,在最高检的牵头推动下,全国工商联积极履行第三方机制办公室职责,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及第三方机制建设从理念走向实践,从地区试点到全国推开。截至2023年6月,累计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6876件,其中适用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案件4774件,对整改合规的2518家企业、5216人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这里面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在民营企业家中引起很大反响,初步实现了“办理一起案件、扶助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效果。


    2021年,全国工商联与司法部共推“万所联万会”机制建设。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共有2.1万家律师事务所与2.7万家工商联所属商会、2700多家县级工商联建立了联系合作机制。


    与此同时,依托与司法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全国工商联引领各级工商联及所属商会扎实推进商会调解工作,深入开展商会调解培育培优行动,积极参与到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建设,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民营经济领域走深走实,以务实举措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经过长期实践,商会调解与法院诉调对接,与司法机关协同推进人民调解,与劳动行政部门加强劳动争议调解等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得到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和高度认可。


    在第二届峰会上,工商联商会调解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商会调解工作进入迅速发展“快车道”,商会调解的影响力快速显现。统计数据显示,商会调解组织数量从2013年170家、2015年457家,到2018年1520家、2020年2059家,再到截至目前的5300余家,呈现成倍增长态势。工商联系统共有调解员1.7万余名,工商联商会调解平台上的调解案件累计超26万余件,平均办理时长13天,调解成功率66%,为服务促进“两个健康”持续贡献力量。


    在全国工商联的推动下,除了与公检法司机关不断深化联系协作机制外,各级工商联和商会组织结合地方实际与特点,深耕企业服务职能、实化政府助手作用,成立法律维权服务机构,积极办理涉企维权案件,以实际行动切实当好民营经济的“守护者”“知心人”,以常态化政企沟通解决民企难题,以权益维护、企业合规、商事调解等硬举措护航民企发展。


    福建省各级工商联和所属商会开展“法律三进”活动超万场次,“法治体检”达3000多次,惠及1500多家商会、30000多家民营企业,有力提升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法治素养,强化了民营企业产权保护法治理念。


    上海市长宁区主打“跨界”融合、协同发展,由区司法局牵头,区投资促进办公室、区工商联联合参与,共同举办共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多场主题活动。通过建立完备、高效、便捷的区内协同机制,架设司法、投资促进、工商联三方协作平台,为营商环境“法治内核”增添新样本,为产权保护“法治要点”开发新模式。


    陕西省成立秦创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心,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职能,持续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综合运用调解、仲裁、行政、诉讼多种手段,为秦创原提供“融解决”服务,推动形成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大格局。


    重庆市高院与市工商联构建的“1+X”民营经济司法保护机制坚持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导向,创新推出各项务实有效举措,切实满足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多元司法需求,受到民营企业等经营主体的一致好评。


    湖南省工商联联合省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公安厅等部门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全生命周期法治护航民营企业发展的“湖南省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倾情办理企业诉求,全方位构建了“服务中心收集诉求、领导小组研究交办、相关部门推动解决、纪检监察督促落实”的湖南民企权益维护模式。


    ……


    可以看到,在创优法治营商环境的实践中,各地工商联及其所属商会结合地方实际与特点,深化沟通联系机制,在相关法律制定和修改、健全民营企业纠纷调解体系、完善民营企业仲裁制度、强化营商环境监督、引领民营企业合规经营等方面,打出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系列“组合拳”,凝聚合力构建上下联通、横向联动、资源联合的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共促法治观念立起来、法治民企建起来、法律服务强起来、营商环境靓起来,为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贡献出工商联力量。


    “我们要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抓手,在探索新时代工商联创新发展中展现工商联法律服务的新作为。”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乐江说,希望各级工商联聚焦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坚持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持全力夯实基层法律服务能力,持续打造法治峰会、企业合规、商会调解、法律维权、用工监测等有效平台载体,全力推动工商联法律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练内功强信心稳预期

    锚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敢闯敢干的劲头更足了,迈向未来的信心决心更坚定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最近一段时间,多地加快制定实施了民营经济促进条例,法治民企建设不断走深向实。“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也需要民营企业修练好法治‘内功’,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当成一种素养、一种习惯。”


    “企业特别需要有针对性的法治教育和服务。”南宁特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娜介绍,他们是一家中小微企业,成立15年以来一直重视合规建设,创业初期就聘请了法律顾问,为企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守法合规让企业尝到了甜头,发展更加稳健。”


    的确,法治不仅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还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019年,全国工商联启动“法治民企”工程,发布法治民企报告。2021年,全国工商联与司法部联合印发《法治民企行动方案(2021-2025年)》,加强对民营企业守法诚信经营的教育引导。各地工商联和司法行政机关结合本地实际,纷纷细化落实举措,推动“法律三进”(即法律进企业、进商会、进工商联机关)“法治体检”,深化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失信企业进行信用修复,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践行优秀企业家精神,不断提升法商素养、树牢法治思维,加大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力度,推动法治民企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在第五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上,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法治民企报告(2022-2023)指出,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在我国疫后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民营企业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诚信守法与合规经营理念不断增强,内部腐败治理和风险防范意识显著提升。


    报告显示,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有95.51%的企业通过和解、调解、仲裁或诉讼等途径解决产权纠纷。企业管理法治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有81.26%的企业每年开展法治宣传,有87.62%的企业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投诉,有91.91%的企业拥有基本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有96.45%的企业能够执行国家劳动工时和休息休假制度。民营企业重视合规管理建设,超八成的企业已建立合规管理体系,相关合规部门或合规岗位能够参与企业发展和运营决策。


    “推动建设法治民营企业,需要外优法治环境、内强合规筋骨。”报告同时提出,民营企业练好法治内功必须锚定共育企业法治文化、共推企业合规管理、共筑内部腐败防线、共强企业法务队伍、共促和谐劳动关系等五方面工作。


    “要争做诚信守法的表率,要筑牢依法合规经营的底线,要践行亲清政商交往、要依法防治企业内部腐败行为、要培育企业合规文化……”此次峰会上,3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家联名发起“守法诚信、合法合规”倡议。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代表宣读倡议书,呼吁广大民营企业行动起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共同推进民营企业合规建设。


    “刚刚发布的重磅《意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吃下‘定心丸’。这次峰会上又看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成果,让广大民营企业家进一步对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说,作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群体,应与时代同频,与发展共振,坚守合规经营底线,共同营建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自身不断改革创新,争做弘扬“企业家精神”的表率。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


    高质量发展对民营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使命任务提出更高标准。


    相信有各级政府与司法部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凝心聚力为民营经济稳健发展保驾护航;有各级工商联及其所属商会联动协作满心服务,合力保护民营企业产权,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更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恪守法治底线,依法合规经营,不断迈向“高质量”目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在中国式现代化场景的火热实践中,民营经济一定会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