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要闻:看湖北13个地市州各地主导产业布局,谁更胜一筹?

2024-10-28 11:26

湖北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优势产业集群成势发展,推动战略新兴产业迅速成型,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在十三个地级市以及三个直辖市成片连片布局,已基本形成围绕五大优势产业、九大新兴特色产业的省域级产业集群。

一、湖北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十四五”时期,立足湖北产业基础和优势,湖北提出了打造制造强省目标,构建“51020”现代产业体系,即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个5000亿级优势产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其中万亿级产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现代化工及能源、大健康、现代农产品加工。

图片

中央给湖北的历史使命和定位是“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为落实上述使命,湖北进一步明确了支点建设的“五个功能定位”,即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国家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基地、国土安全保障服务基地、国家水安全战略保障区、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在现代产业体系上,湖北也进行了优化调整,进一步提出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596”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五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算力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量子科技、现代纺织服装、节能环保、智能家电、新材料、低碳冶金九大新兴特色产业,前瞻布局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未来生物制造、下一代网络(6G)、精准医疗、氢能、深地深海深天六大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图片

二、湖北13个地市州重点产业选择

湖北共有13个地级行政区,即武汉市、黄石市、襄阳市、荆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3个省直辖市,即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各市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制定了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以促进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

(一)武汉市重点发展产业

武汉坚持制造强市战略,推进“965”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市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图片

为顺应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抢占未来前沿产业发展制高点,赢得未来竞争发展优势,武汉于2024年7月份出台了《武汉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未来产业发展的六大方向和13个细分领域。

针对未来产业发展,武汉定下“近目标”和“远目标”。“近目标”是,力争到2027年,全市未来产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千亿元,未来产业规模逐步壮大,打造5个以上、力争10个以上100亿级未来产业集群。“远目标”是,到2035年,力争未来产业营业收入规模达到万亿级,打造2到3个千亿级产业、若干个五百亿级产业,形成一批产值规模超100亿元、市值超1000亿元的头部企业。

图片

(二)襄阳市重点发展产业

根据《襄阳市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襄阳市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不动摇,集中发展汽车、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等6个重点产业,开辟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储能电池2个产业新赛道,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赋能、绿色化转型,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接续动能,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用好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牌”和磷、硅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现代装备制造‌:襄阳市的装备制造产业每年产值近1000亿元,拥有1000余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以及金鹰重工、汉江重工等整机企业。襄阳市正在推进绿色智能铸造、大型铸造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投资额为20亿元‌。

——‌新能源汽车‌:襄阳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在2023年达到3.97万辆,同比增长113.69%。未来将继续深化与长江汽车供应链平台的合作,推动链上企业融入供应链体系‌。

——‌新能源新材料‌:襄阳市正在加快推动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发展,计划投资额巨大,旨在培育壮大这一新兴产业。

——‌电子信息‌:襄阳市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在快速发展,计划引进一批高附加值、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医药化工‌:医药化工产业在襄阳市也有着重要地位,未来将继续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提升其附加值和竞争力‌。

——‌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在襄阳市也有着坚实的基础,未来将继续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提升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图片

(三)宜昌市重点发展产业

宜昌围绕着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核心枢纽城市、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定位,深入实施“双千引领、产业倍增”工程,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工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大数据及算力经济、文化旅游“3+2”主导产业发展,打造“12520”现代产业体系,即:建设1个世界级磷系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兴发、宜化2个千亿级企业,培育现代化工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大数据及算力经济、食品饮料5个千亿级产业和20个百亿级企业,闯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2024年7月发布的《宜昌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未来五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8%以上,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提高到8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10%以上,加快打造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为实现上述目标,提出五大行动。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行动,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制造业提能升级行动,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实施绿色发展转型行动,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健全发展长效机制。实施机制改革创新行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实施科技人才支撑行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营造创新良好生态、培育用好高水平人才。

图片

(四)黄石市重点发展产业

2023年12月,黄石历史上首次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会议提出要加快培育黄石工业“新名片”,着力构建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了九大主导产业包括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特钢精深加工、新材料、生物医药以及节能环保。

(五)荆州市重点发展产业

荆州以工业突围为抓手,以工业振兴崛起为使命,全力推进增量提质、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江汉平原先进制造业中心。擦亮“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两块金字招牌,初步形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轻工建材、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和电子信息六大主导产业。

图片

(六)十堰市重点发展产业

十堰市突破性发展“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一主”指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四优”指生态文旅康养、新型电池、绿色食品饮料和生物医药健康产业。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要任务是以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五化" 为方向,全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布局,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推动产业链扩量提质增效,着力打造全国汽车产业转型示范区、全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到2025年,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

——生态文旅康养产业。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武当山龙头作用,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带动“两区三带"旅游整体发展,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文旅康养休闲胜地。到2025年,生态文旅康养产业年产值达到2000亿元。

——新型电池产业。主要任务是加快拓展新型电池上中下游关联产业,不断补充和延伸新型电池产业链条,构建新型电池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生态圈,打造全国重要的新型电池研发、生产及终端应用基地。到2025年,新型电池产业年产值突破650亿元。

——绿色食品饮料产业。主要任务是推动“两山"实践创新,做大做强绿色食品饮料精深加工,加快培育一批绿色食品、饮料和农产品深加工龙头骨干企业,建设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饮料生产加工基地。到2025 年,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年产值突破1100亿元。

——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主要任务是加快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打造全省领先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集聚区和健康消费区域性中心。到2025年,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年产值达到500亿元。

图片

(七)孝感市重点发展产业

孝感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纺织服装、纸塑包装、盐磷化工、食品加工等四个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着力推动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同时积极布局北斗、氢能源、白激光等未来产业,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八)荆门市重点发展产业

荆门市加快构建“4211”现代产业体系,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构建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汽车产业迈入新能源赛道。“4”,就是打造化工、农产品加工、新能源电池、汽车与智能装备制造4个两千亿产业;“2”,就是打造建材、数字经济2个千亿产业;第一个“1”,就是打造亿纬动力千亿企业;第二个“1”,就是打造荆门石化、格林美、长城汽车等10个以上百亿企业。

(九)鄂州市重点发展产业

2006年以来,鄂州市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形成钢铁冶金、医药化工、建筑材料、机械制造、能源工业、纺织服装等六大支柱产业。得益于花湖机场,“临空经济”已是鄂州市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鄂州成立临空经济区,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确立并重点发展航空物流、智能制造、医疗健康和光电子等主导产业,并据此规划建设了鄂州空港综合保税区、顺丰产业园、智能制造和航空物流产业园、医疗健康产业园、光电子产业园等“一区四园”

图片

(十)黄冈市重点发展产业

黄冈市聚力发展绿色建材、农产品加工、医药化工、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五大优势产业,五大产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80%。黄冈高新区是工业主战场,聚企成链、聚链成群,重点打造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医药化工三个百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研发在武汉、制造在黄冈,头部在武汉、链条在黄冈,融资在武汉、投资在黄冈的产业协同生态。

(十一)咸宁市重点发展产业

咸宁市目前的支柱产业为大健康、食品饮料、清洁能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从目前咸宁市的支柱产业方面来看,咸宁市暂时还没有自身的优势产业。咸宁高新区,2020年跻身全国百强高新区行列,2023年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和首批省级人才基地,总体规划面积369平方公里,落户企业400余家,重点发展健康饮品、大健康制造业两大特色产业。

(十二)随州市重点发展产业

‌随州市的主导产业包括汽车机械、食品工业、冶金建材、医药化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六大主导产业。

汽车机械产业是最重要的主导产业之一,随州是“中国专汽之都”“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是全国专用汽车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资源最富集、区域集中度最高的产业基地,专用车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10%。拥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220余家,其中,专用车生产资质企业85家,新能源整车资质企业2家,公告品种占全国80%以上。可年产专用车25万辆、汽车底盘10万辆、车身12万台、车轮1000万套、铸造件100万吨,年产值超600亿元。先后斩获“国家专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示范区”“国家应急产业(专用车)示范基地”等11块国家级金字招牌,拥有“齐星”“程力威”“楚胜”等9件中国驰名商标。

图片

(十三)恩施州重点发展产业

恩施重点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硒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四大产业集群。

恩施是“世界硒都”,富硒产业是重点打造的千亿产业,构建“1+8+N”(1个以硒为引领的品牌、8大农业主导产业、N个企业产品品牌)新发展格局。围绕“茶烟菜药果畜粮蜂”八大主导产业,加快打造全国优质富硒农产品基地和高品质富硒原料供应基地,建成硒红茶、硒稻谷、硒乌龙茶、硒大蒜、硒藤茶5个涉硒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创建富硒产品生产核心区(示范基地)25个,硒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形成“恩施硒茶”“恩施土豆”“恩施黑猪”等“恩施系”硒品牌矩阵。

图片

(十四)省直辖市重点发展产业

‌天门市的主导产业包括纺织服装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和化纤纺织产业。纺织服装产业是天门市的传统支柱产业,全市相关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近年来,数万名“服二代”返乡创业就业,专注服装电商赛道,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裂变式增长,年销量达到5亿件,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海外‌。

潜江市的主导产业主要包括石油化工产业、绿色化工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和小龙虾产业。石油化工产业是潜江市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之一。江汉油田的发现和发展为潜江市奠定了工业基础,石油化工产业延伸到盐化工、精细化工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

仙桃市初步形成了非织造布、食品加工、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纺织服装、生物医药及现代服务业等“7+1”主导产业,拥有全国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黄鳝繁养基地。

三、湖北“三线并进”培育新质生产力

湖北正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大推进战略,统筹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线并进”,做大做强“51020”现代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一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技改焕新行动,鼓励企业产品换代、生产换线、设备换芯,加快东风商用车D600、宝武高端硅钢、荆门石化油转特等重大牵引性项目建设,打好汽车、钢铁、化工产业转型三大战役,推动传统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二是推动战新产业发展壮大。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推动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5大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支持算力与大数据、量子科技等新兴特色产业发展,“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达到万亿级规模。

三是加快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推进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实施6G创新工程、人形机器人突破工程,加快生命科学、AI大模型、前沿材料、未来能源等领域产业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众创空间,推动形成“新技术突破-新场景应用-新物种涌现-新赛道爆发”的正反馈循环。加快数字经济创新提质。


来源:珞珈智库


民营网宣传海报.jpg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